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推动材料科学研究范式的革命性变革。为促进新材料在能源转化与存储等领域的创新突破,本专栏聚焦人工智能驱动的新材料设计与能源应用前沿,涵盖低维材料设计、电催化、能源材料开发及材料数智化制备等关键方向,特邀国内外青年学者分享具有原创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成果与学术见解。
一、征稿范围
本专栏重点关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研究方向:
1.AI驱动的低维材料设计与表界面调控
基于AI的MXene、二硫化钼、石墨烯等低维材料可控制备参数优化、功能化改性路径规划及复合结构定向构建;低维材料在能源存储、催化及光电器件中的应用;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分子动力学模拟与机器学习的低维材料性能预测与机制研究
2.电催化与能源材料
析氢、析氧、二氧化碳还原等反应高效电催化剂的结构设计、精准合成及性能调控;锂/钠/锌离子电池、固态电池、超级电容器等储能器件用新型电极材料、电解质的开发与应用;光催化、电催化及热催化体系中材料的结构设计、反应路径优化及催化机制研究。
3.机器学习与大模型驱动的材料创新
高熵材料(合金、陶瓷等)的组分设计、性能优化与机器学习辅助筛选;材料大模型构建、多尺度模拟与逆向设计;材料结构-性能关联的机器学习挖掘、预测模型构建及可靠性验证
4.材料数智化制备与智能技术
储能材料热管理系统的智能优化;材料合成与加工过程中的机器学习优化、自适应控制与数字化孪生;增材制造中的微观结构调控、缺陷诊断与工艺智能决策;材料表征数据的智能解析、多模态学习与知识发现
二、截稿时间
2026年3月10日
三、专栏主编

夏明许,现任宁夏大学材料与新能源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凝固过程中形核及生长过程的理论研究、先进控制与分析技术方法及其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主持及参与国家级项目2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基金重点、两机专项课题、中央支宁等项目10余项,在材料与冶金领域主流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140余篇,获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排名第3),入选2024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杨春明,副教授,吉林大学博士,湖南大学博士后,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副院长、陕西省反应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带头人、延安市绿色氢能与生物质催化转化重点实验室主任,入选斯坦福大学2025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主要研究方向为氢能绿色制取和存储关键材料及设备研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 Commun.、Adv. Mater.、Matter、Adv. Energy Mater.、ACS Catal.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12篇,授权发明专利4件,以第一完成人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和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各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重大产业链项目等各类项目10余项。担任Nano-Micro Lett.、EcoEnergy、Mater. Rep. Energy、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杂志的青年编委。

马薇,宁夏大学材料与新能源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固体表面与纳米体系的量子相互作用与激发动力学过程,包括二维材料、新型太阳能电池以及储能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任国际期刊Rare Metals、Carbon Neutralization、Microstructures青年编委,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青年编委;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青年项目1项,地区项目1项),省级项目3项,厅局级项目2项;入选宁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中组部“西部之光”青年学者“西部之光”访问学者;获得中国发明协会创新奖创业奖二等奖1项、第十六届宁夏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在Advanced Materials,Science Advances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论文30余篇,论文共被引用2000余次。

李顺,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特聘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熵材料设计、电催化剂开发、能源存储与转换器件、第一性原理计算与机器学习辅助材料筛选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作为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2项。近三年以第一作者在Green Chemistry、Acta Materialia、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等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9项。担任Tungsten、CEST、《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青年编委等期刊青年编委。
投稿须知
1.投稿前,请与专栏主编沟通。
2.请登录《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官网(https://nse.nxu.edu.cn),按照学报要求投稿,投稿时请注明“智能算法驱动的新材料设计与能源应用前沿”专栏。
3.按照《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的审稿流程审稿通过的稿件,均以专栏的形式刊登,并参与当期 “封面文章”和“封面图片”的遴选。
4.《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联系人:高继红;电话:0951-2061948。
五、期刊简介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是由宁夏大学主管主办、宁夏大学学术期刊中心出版的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1980年创刊,季刊(ISSN 0253‒2328,CN 64‒1081/N)。刊物立足本地,展望全国,注重学术性,主要刊登数学物理科学、化学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论文、报告、简报和快报,力求客观、及时并有效地反映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中各学科的前沿水平与最新成果。《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中国高校民族类优秀科技期刊、全国民族地区自然科学版“十佳”期刊、中国北方优秀期刊和宁夏最佳科技期刊。《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超星等数据库平台全文收录,同时以印刷版、光盘版和网络版3种载体形式出版,并在中国知网(https://www.cnki.net)进行论文网络首发,社会影响日益扩大。
宁夏大学学术期刊中心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编辑部
2025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