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与经济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为深入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推动多学科交叉研究与创新,本刊特组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专刊,现面向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征集具有理论深度与应用价值的学术论文,共同交流与研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中的科学难题,构建生态-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理论体系。
一、征稿范围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专刊重点聚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研究方向:
1.生态系统过程与物质循环
• 森林-草地-农田-湿地系统碳-氮-水耦合机制
•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地表过程响应
• 微生物驱动下的土壤-植物系统物质转化
• 多界面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解析
• 生态水文过程及路径识别
•黄河流域不同生态系统碳汇源变化
2.生态修复与绿色技术
• 水土保持工程与植被恢复新技术
• 盐碱地/荒漠化治理新技术与新材料
• 人工湿地与生态水系的污染阻控与优化
• 生态脆弱区风光电-生态协同开发模式
• 生物质资源化利用与碳封存技术耦合
3.智慧监测与数字孪生
• 量子传感在生态参数监测中的应用
• 空天地一体化生态感知网络构建
• 深度学习驱动的生态灾害预警模型
• 数字孪生流域的水-沙-污染物仿真
• 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土地退化诊断
4.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
• 极端气候事件生态弹性阈值研究
• 跨境流域生态安全协同调控机制
• 冰冻圈变化对高海拔生态的影响
• 海岸带蓝碳系统对海平面上升响应
• 城市群热岛效应与生态廊道优化
5.生态治理与可持续发展
•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创新
•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本土化实践
• 生态补偿政策的多尺度效益评估
• 农业面源污染-粮食安全协同治理
• 双碳目标下林草资源优化配置
二、征稿类型:研究论文、综述等。
三、征稿截止日期:2025年8月30日。
四、专刊计划出版日期:2025年12月。
五、专刊编委会(以姓氏笔画为序)
联合主编
曹兵教授,博士,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主要从事林学(森林培育、经济林、林草植被恢复)方面研究。
熊友才教授,博士。甘肃省旱地农业装备行业技术中心主任、旱区农业与生态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入选巴基斯坦科学院外籍院士(Foreign fellow)、全球植物学和农学领域顶尖科学家榜单(Research.com)、Stanford/Elsevier前2%科学家榜单、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主要从事农业生态学方面研究。
轮值主编
齐拓野 副研究员,博士,宁夏大学教师,主要从事林草地生态修复方面研究。
孟 晨 助理研究员,博士,宁夏大学教师,主要从事林草地生态修复方面研究。
特邀编委
及金楠 副教授,博士,北京林业大学教师,主要从事根系固土、生态护坡、水土保持方面研究。
马 飞 研究员,博士,宁夏大学教师,主要从事全球变化与作物适应性及碳氮循环方面研究。
王 锐 教授,博士,宁夏大学农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农业资源与环境方面研究。
王国会 教授,博士,宁夏大学草业科学系副主任,主要从事干旱半旱区地区植物生态水文过程、草地适应性管理研究。
田 佳 教授,博士,宁夏大学林业与草业学院副书记兼副院长,主要从事水土保持工程、林业生态遥感、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方面研究。
仲俊涛 副教授,博士,西安科技大学教师,主要从事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研究。
李志刚 教授,博士,宁夏大学林业与草业学院党支部书记,主要从事草地生态学方面研究。
时 鹏 教授,博士,西安理工大学旱区生态水文与灾害防治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水土保持方面研究。
何莹莹 讲师,博士,宁夏大学教师,主要从事荒漠化防治、荒漠植被生理生态方面研究。
张祎副 教授,博士,西安科技大学教师,主要从事水土保持及碳循环方面研究。
郑翔副 教授,博士,宁夏大学教师,主要从事土壤养分循环、全球变化、菌根等方面研究。
赵福年 副研究员,博士,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研究人员,入选甘肃省委组织部第三批“陇原青年英才”,获甘肃省气象部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 “英才计划”称号。主要从事农田生态过程与模型、农业干旱、作物模型、植被大气相互作用方面研究。
胡延斌 博士,陕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研究人员,主要从事气候变化与生态安全、陆-气多过程耦合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协同作用、农业生态系统固碳等方面研究。
徐国策 博士,西安理工大学院长助理,主要从事流域水-沙-养分输移过程与调控、水沙过程与生态过程响应、水土资源演变与流域管理研究。
郭继富 工程师,博士,甘肃农业大学档案馆副馆长,主要从事农业遥感大数据应用、遥感大数据系统、农业干旱方面研究。
靳正忠 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人员,主要从事干旱区土壤微生物生态学、干旱区荒漠植物内生菌多样性、矿区生态修复方面研究。
六、投稿说明
1.查看稿件要求及投稿请登录《农业科学研究(中英文)》官网(https://lxlx.cbpt.cnki.net/WKA2/WebPublication/index.aspx),进入《农业科学研究(中英文)》主页,点击“作者投稿系统”进入作者中心,按系统要求填写信息,上传稿件时须在题目中注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专刊投稿。
2.本专刊为《农业科学研究(中英文)》正式发表稿件,所有来稿严格进行“三审三校”。
3.本专刊出版稿件不收取版面费。
4.本专刊特别鼓励多学科交叉研究成果,包括但不限于生态学、林学、草业科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农业资源与环境、水利工程、土壤学、地理信息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领域的创新探索。期待您的真知灼见,共同绘制黄河流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壮美画卷!
热忱欢迎专家学者积极投稿!
联系人:魏乐联系电话:0951-2061795
七、《农业科学研究(中英文)》简介
《农业科学研究》是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主管、宁夏大学主办、宁夏大学学术期刊中心出版的农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季刊。其前身为《宁夏农学院学报》,2004年6月14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科学技术部批准,更名为《农业科学研究》。202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文种由中文变更为中英文。
《农业科学研究(中英文)》以“刊登农业学科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动态,力求客观、及时、有效地反映农业科学研究领域中各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办刊宗旨,坚持立足本地,面向全国,积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为实现国家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服务。主要刊登有关农业科学、林业科学、植物保护、资源与环境科学、园艺科学、生态学、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生命科学、食品科学、农田水利与农业工程,以及农业经济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主要读者对象为农业高等院校师生、农业科研人员和农业技术人员等。刊物被英国《动物学记录》(ZR)、“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国际数据库收录,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超星平台、博看网、中邮阅读网、龙源期刊网等全文收录。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中国北方优秀期刊、全国民族地区自然科学版优秀期刊、首届中国高校民族类特色科技期刊、宁夏优秀科技期刊、宁夏期刊综合质量优秀期刊等荣誉(称号)。
宁夏大学学术期刊中心
《农业科学研究(中英文)》编辑部
2025年4月2日